体验乘坐北京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S1线),是一种享受。进站不久,一辆磁浮列车缓缓开来,外观用黑、白、红三种颜色搭配,车头上印着“北京磁浮”四个字。
磁浮列车依靠电磁力悬浮在特定轨道上,运行平稳,车内安静。相比地铁和轻轨,S1线的噪音很小,适合在城市大楼间穿行。
S1线研发、运营是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磁浮中心)目前的主要任务,该中心依托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与共建单位及联合工程化合作体系和各单位力量,对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示范应用过程展开全面深化研究,促进磁浮技术走向成熟,推进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工作。
静音 平稳 舒适
“中低速磁浮没有车轮与轨道的撞击、振动及摩擦。具有振动小、噪声低、乘坐舒适等特点。”磁浮中心主任、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王平表示。中低速磁浮列车是利用电磁铁的电磁吸力将列车浮起,轨道与电磁铁形成闭合磁路,电磁场不向外界泄漏。
据了解,中科院电工所、北京市环保局等多家机构已对S1线磁浮列车进行了多次严格的测试,结果显示,电磁辐射强度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公布的国际标准。
北京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
“磁浮列车还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线路适用性强等特点。中低速磁浮列车爬坡能力达到70‰,转弯半径可达50 米。”王平介绍。同时,磁浮列车采用抱轨运行,车、轨、梁一体,具备电制动、机械制动和落车制动三重制动系统,安全可靠。
磁悬浮交通改变了轮轨摩擦的传统推进方式,采用电磁力悬浮车体,直线电机牵引技术,使列车在轨道上悬浮运行,实现了轨道交通技术上的突破,在噪声、舒适度、安全度以及环保等方面具有轮轨列车无法比拟的优势,被称为是“绿色交通工具”。由于其运行噪声低、爬坡能力强,拐弯半径小、选线灵活等特点,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另外,磁浮列车车体轻,荷载分布均匀,可采用轻巧的支撑墩和高架桥;模块化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综合建设成本低。”王平说,磁浮列车无机械传动,机械磨损量小;车辆和轨道使用寿命长,日常维护量小,维护人员少,维护成本低。
“S1线”攻克数个难关
S1线是中国首发、北京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2011年2月28日,S1线工程正式启动,成为我国首条采用中低速磁浮交通制式的轨道交通线路。
据了解,S1线工程西起门头沟区石厂站,东至石景山区苹果园站,线路全长10.236km,其中区间高架桥梁段9.953km,隧道段0.283km,共设车站8座,全部为高架站。北京S1线磁浮列车采用六辆编组,全长89.6米、宽3米、高3.7米,定员载客量1032人。S1线初期运营配备10列6辆编组列车,设计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时,实际运营最高速度80公里/小时。S1线设计初、近、远期客流强度分别为0.85万人次/小时、1.27万人次/小时、1.58万人次/小时。
王平进一步介绍,S1线线路多处跨越特殊环境,针对施工环境分别采用多种施工工艺。如跨西峰寺沟、石门营沟、冯村沟等重要景观河道,为减少对河床防水等原建筑结构影响,河床中不加设临时支撑,采用大跨径贝雷梁直接跨越搭设施工工艺;跨西六环及阜石路施工采用挂篮施工工艺等等。
S1线工程现场环境复杂,存在跨路、跨河、跨铁路及跨重要管线施工,且穿越或并行多条规划道路。“线路墩身设计形式多样且线型复杂,有“Y”型墩、“花瓶”型墩等,支架体系分别为满布脚手架和门式支架,为保证梁部施工安全质量,全线支架进行基础处理及架体预压,根据环境及跨度要求,线路桥梁形式复杂,有简支梁、槽型梁、连续箱梁、刚构连续梁、钢拱结合梁、系杆拱桥、T构等形式,与车站结合部位采用“建-桥分离”和“建-桥合一”形式。”王平介绍。
北京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站台
S1线采用磁浮技术标准的先进水平及覆盖广度居国内外之首,工程线路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磁浮核心装备、车辆段工装设备配套的新颖而齐全,运营前可靠性及安全认证,高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要求等,这些都是S1线项目在技术、工程、环保、投资等方面具有的特殊示范意义。
不忘初心
1999年起,北京磁浮与多家单位密切合作,构建“二线四车”磁浮研发平台,即建设了长沙试验线和唐山工程化试验示范线,研发了试验车、工程化样车、实用型磁浮车和中间车,实现了北京磁浮技术的标志性突破,中低速磁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十年前我便开始磁悬浮列车的工作,二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要解决不同的问题。但现在看到S1线正式运营,觉得这些年的苦值得。”王平欣慰地说。北京磁浮目前已经形成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四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北京中低速磁浮技术服务于未来全国的市政和旅游市场。
据介绍,磁浮中心先后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及多项科研课题,利用长沙试验线和唐山工程化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大量的测试、试验工作,掌握了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是我国首个全面掌握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具备工程化实施能力与系统集成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完成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准化、工程化创新。磁浮中心拥有磁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成果20项余项;授权专利85项;国家标准立项1项,制订国家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9项、企业标准50余项。
目前,磁浮中心着力打造张家口旅游公交工程,决定采用磁浮制式,设计速度为160km/h。此项目可适应张家口市特殊的自然条件,加强坝上与坝下地区交通联系,支撑和引导全域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等。
“同时,磁浮中心已先后完成了郑州市郑东新区、福州市、宣城市、无锡市、深圳市、南京市等意向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分析。”王平说,这将有力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