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量:313,总访问量:2074971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 详细信息
北京市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5G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万物互联 行者无疆
日期:2019-08-02

随着技术发展,网联汽车对于超视距感知和信息共享的需求越发强烈,虽然4G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要,但高速行驶的汽车对数据连接的要求不仅是高带宽,还要有足够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可靠性,而这正符合5G低时延高可靠应用场景研究领域。

当汽车遇上5G后,5G与车联网技术融合,可以打开“车—车”协作、“车—云”协同的新维度,借助通信网络的“超视距感知”和“移动云计算”能力,弥补人工智能与人脑智力的巨大差距。

在智能网联汽车5G传输技术研发领域,有一支尖兵力量,为我国5G技术“开疆辟土”。这就是北京市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5G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瞄准5G研发应用

2016年,依托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设了“北京市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5G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

工程中心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及研发环境,致力于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5G传输技术的研究与设备开发,从关键技术研究、原型机设备研发、测试验证三个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完成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5G原型样机开发及验证,推动该领域工程化及产业化发展。

 

工程中心拥有先进的研发环境

“5G技术研究已经全面展开,不同于传统3G、4G通信网络是面向个人通信业务需求的,5G的应用范畴扩大到物联网等垂直行业,研究5G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将成为5G技术的研究热点。”工程中心主任吕征南说。

工程中心虽成立不到两年,但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普天技术公司是专业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市场营销、工程及售后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企业。特别是在行业专网通信方面,普天技术公司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需求分析、产品研发管理、供货和运营服务经验,为行业用户定制开发的多种高性能无线宽带专网产品解决方案,在电力、石油、公安等行业得到应用和推广。

 

工程中心研发的5G相关产品

推进5G应用

近年来,普天技术公司持续致力于5G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内容覆盖5G网络架构、关键技术、设备研发等多个方面,在5G研发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特别是2016年国家重大专项《支持3D地图重构及自动驾驶的5G传输技术研发与验证》课题,为普天技术公司在“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5G传输技术研究”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关键技术研究基础。

“在信息通信领域,普天技术助力中国普天重返国内主流通信设备制造商行列,普天4G通信设备已经应用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4G商用网络,具有大型通信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经验。同时普天技术公司结合电力、石油等专网领域的行业特点,拓展了无线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的发展和应用,为行业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具备面向行业用户的需求定制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这些技术积累为工程中心发展起到了支撑。”吕征南说。

2017年,工程中心通过深入评估关键技术研发需求,完成了5G网络架构研究,并对5G短帧设计、HARQ增强技术等低时延、高可靠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仿真评估,提出支持自动驾驶的5G系统架构和传输技术实现方案,研发了5G概念V1.0系统,完成了室内测试,并结合长安汽车提供的自动驾驶车辆、商用车辆,在2017年11月,完成了基于V2V(车车通信)的交叉路口防碰撞预警、变道预警、前车碰撞预警、地图增量更新等室外测试,实现了车辆速度、位置、行驶方向等车况信息实时、准确的交互和数据共享,提升了车辆行驶安全。

 

5G应用已经进入众多场合

2018年,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详细分析5G概念V1.0系统室内外测试结果基础上,优化并研发5G概念V2.0系统,提升设备处理能力,确保研发设备满足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5G系统实际应用需求。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不仅能改善交通安全与堵塞的问题,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步伐,还将催生交通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形成。”工程中心副主任胡静说。

完善创新人才成长机制

要攻克高精尖技术,需要一支管理严格、结构合理的高精尖团队。吕征南介绍,普天技术是CMMI5认证企业,研究中心依托普天技术CMMI5的管理基础,对研发流程、过程优化等方面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公司具有统一的文档、代码管理CC库,为研发的持续性及人员培养提供保障。

此外,工程中心采用矩阵式管理,兼顾项目研发进度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并利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有力优势,为工程中心的核心技术研究提供人才储备。

“我们始终重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建立有利于激励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吕征南说,“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既懂标准规范又懂专利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创新型人才,增强我国在5G通信领域的长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