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农学院,于2014年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充分发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基地作用,鼓励并资助科技人员开展与本实验室学术方向相关的试验研究,促进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自2015年起持续设立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现将2019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指导原则
立足我国畜牧业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坚持“开放、合作、竞争、共赢”的运行原则,符合奶牛代谢与牛乳品质、饲料资源开发与安全评价、奶牛营养与健康、犊牛发育与调控等主要研究方向。
二、资助方向
鉴于近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课题拟资助以下研究内容:
1. 泌乳奶牛对日粮氮的利用模型研究
主要研究:研究泌乳奶牛日粮氮采食量、日粮氮组成与乳蛋白、乳尿素氮、氮沉积以及氮排放之间的关系。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为科学确定奶牛营养水平提供计算依据。
2. 反刍动物高发性营养代谢病发病机理及调控技术的研究
主要研究:针对当前反刍动物养殖中高精料饲喂这一常态问题,以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肠道(十二指肠、空场、结肠)上皮形态结构、超微结构、上皮细胞通透性及细胞连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从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等层面阐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反刍动物肠道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3. 典型矿质添加剂奶牛代谢及粪污残留特征研究
主要研究:研究典型矿质添加剂奶牛粪污残留特征;解析奶牛对其消化代谢及排放规律。
三、资助对象及条件
1.申请人原则上为未在研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的科技人员,并具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
2.申请人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3.申请人须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主持人,学风正派,治学严谨。申请人的年龄在申报当年一般不超过50周岁。
四、申报程序
1.开放课题依据公开、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征集,按照自由申请、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定、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批准的基本立项程序执行。
2.本年度开放课题申请书截止于2019年3月30日前(以邮戳或送达日期为准)递交至本实验室。
3.申请书纸质版一式五份,请寄至: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102206;申请书电子版请发送至电子信箱:fangly@139.com
重点实验室联系人:方洛云,电话:010-81798091。
北京农学院科技处联系人:高桂峰,电话:010-80797221。
4. 申请答辩事宜另行通知,请关注实验室网站(http://bjkldn.bua.edu.cn/)。
五、项目管理
1.经费管理
开放课题经费专款专用,每项开放课题资助额度不超过10万元。经费实行到北京农学院报账制,严格按相关管理文件和规定执行,并于2019年11年30日前报销完毕,具体细节依照北京农学院计划财务处专项经费的管理规定。
2.结题与验收管理
开放课题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1年。课题实施期间,根据北京农学院科研管理部门要求适时组织中期考核,督促项目执行进度;研究期满后,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或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结题验收工作,课题负责人须向本实验室提交结题报告书,并附有关数据、资料、实物等(开放课题结题至少需要发表1篇以上SCI论文)。
3.成果管理
课题负责人须承诺在开放课题研究中形成的成果(专著、论文或其它科技学术作品)标注“北京农学院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英文:Supported by the Open Project Program of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Dairy Cow Nutri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字样,同时履行与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农学院共同达成的有关知识产权关系协议。
本指南解释权归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农学院科学技术处
2019-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