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组建,多年来曾负责或参与制订了多项太阳能国家标准,为推动我国太阳能标准化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年7月5日,“太阳能集热器部件与材料”工作组(ISO/TC 180/WG 3)在旧金山召开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何梓年研究员作为WG 3的召集人主持了会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王赓博士和刘猛博士、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何涛教授级高工参会。据悉,迄今为止,先后已有40多位代表和专家报名参加了WG 3,他们分别来自中国、法国、美国、奥地利、德国、伊朗、澳大利亚、南非、瑞典、瑞士、意大利等11个国家。
会议讨论了目前正在或不久即将制订的各项太阳能国际标准,其中包括由我国负责制订的有关太阳能的两项国际标准。在此期间,由中国方面负责初步起草了两个国际标准,它们分别是:第1部分,真空管耐久性能和热性能;第2部分,真空管用的热管耐久性能和热性能。至此,我国首次负责制定有关太阳能的两项国际标准,计划制订工作为期3年,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国际接轨。
【备注:ISO/TC 180/WG 3即国际标准化组织/太阳能技术委员会第3工作组会议,太阳能技术委员会ISO/TC 180成立于1980年,其工作范围包括:太阳能供暖、水加热、冷却、工业过程加热及空调方面的标准化。截至1993年底,ISO/TC 180共有P成员国19个,O成员国38个。委员会下设3个分委员会和2个工作组,共中SC1为气候──测量和数据分委会,有P成员国6个,O成员国16个;SC4为系统一热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分委会,有P成员国和O成员国各14个;SC5为集热器和其它零件分委会,有14个P成员国和8个O成员国;另外还有术语工作组(WG1)和材料工作组(WG2)。我国是ISO/TC 180及其3个分委员会的O成员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