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量:104,总访问量:2075667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 详细信息
闫傲霜主任接受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畅谈科技创新助推制造强国战略
日期:2016-03-06

    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接受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介绍北京市通过科技创新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系列措施和成果,围绕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闫傲霜主任接受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闫傲霜主任介绍,“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保持6%左右,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均实现翻番,已经构筑起科技创新驱动为代表的“高精尖”经济结构。北京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纯电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了一批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形成了脑起搏器、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一批惠民效果较好、学术水平较高且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研究成果。
    闫傲霜主任介绍,北京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凝聚了一批站在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当中,第一完成人中有12位80后,有6位90后,最年轻的年仅25岁(3人),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比例高达68.2%,这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首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闫傲霜主任指出,在推动“双创”过程中,大环境需要政府营造,比如政策要支持年轻人创业,要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再加上国家的创业支持政策,还包括提供产业发展空间等。理解与支持是创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应该加大创业的方法学研究、教授和培训,营造“让资本为智力打工的氛围”。具体到企业的发展,需要做好两方面。一是大企业开放生产条件和渠道,帮助小企业发展技术,将产品通过大企业的渠道销售到市场。另一方面是大企业内部要开展创新活动,重视员工的创意,激发创新活力。
    闫傲霜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加大推动以下四方面:一是建成国家的知识创新中心,加大原始创新支持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将高精尖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技术成果、产品和服务;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人人都有创新创业的激情,让北京这座城市非常有活力;四是推动区域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要把优秀的成果、团队和文化传播出去,带动全国各地共同发展,还要具备国际开放大视野,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发挥创新中心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打造开放创新格局。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接受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链接地址: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fangtan/20160304c/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