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依托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建设的“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的验收。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单位领导及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中心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于2008年4月由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建立,建设期两年。中心主要针对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的全局性、前沿性、关键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研发新工艺、新设备,将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和产业化,参与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为国家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中心在建设期间,针对噪声与振动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先后就城市轨道交通振动预测理论、阻尼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研究开发、轨道交通上盖建筑可行性研究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牵头组织承担起草国家环境保护部《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和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应用规范》,用于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的设计及应用;中心独立自主成功完成了阻尼弹簧浮置板隔振器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并成功中标北京、哈尔滨等地铁。噪声方面,中心近年来承担中国环境宏观战略——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专题、全国首张大区域噪声地图的绘制,北京重大科研项目大型公交车降噪技术研究、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战略研究与规划、变孔径微孔板吸声结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等重要科研项目,、参与北京市“十二五”环境噪声专项规划的编制,并负责承担起草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北京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隔声屏障、隔声窗应用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为改善声环境质量及防治噪声污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心的成功验收,标志着政府在处理噪声与振动问题有了专门的技术支撑力量,有利于解决管理和决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中心将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技术平台优势,研究新材料、新技术,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工程应用及示范工程,积极推动噪声与振动行业的发展;中心在既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